


缩节胺对于作物的应用效果和使用方法
缩节胺对植物营养生长有延缓作用,可通过植株叶片和根部吸收,传导至全株,可降低植株体内赤霉素的活性,从而抑制细胞伸长,顶芽长势减弱,控制植株纵横生长,使植株节间缩短,株型紧凑,叶色深厚,叶面积减少,并增强叶绿素的合成,可防止植株旺长,推迟封行等。
一、缩节胺概述:
商品名称:缩节胺、助壮素、调节啶、健壮素等。
通用名称:甲哌嗡
化学名称:N?N——二甲基哌啶嗡氯化物
外观:原药为白色或浅黄色粉状物。
有效成份:常温下放置两年。有效成份基本不变,极易吸潮结块,但不影响药效。
安全性:低毒、不燃、无腐蚀,对呼吸道、皮肤、眼睛无刺激。对鱼、鸟、蜜蜂无害。如发生中毒,应作胃肠清洗。
毒性:96%原粉的小白鼠急性经口毒性LD5o为1032(雄)和920(雌)mg/kg,急性经皮毒性LD50大于1000mg/kg。
外观:白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。 性质:作用与原药相同。
贮运时,要防潮湿和日晒,不得与食物、种子、饲料混放,避免与皮肤、眼睛接触,防止口鼻吸入。
二、缩节胺的用途:
缩节胺能抑制细胞伸长,缩节矮壮,叶色深厚,株型紧凑,控制旺长,增加开花座果,增产效果明显.
三、缩节胺使用作物:
缩节胺主要作用于抑制棉花徒长,防止蕾铃脱落,也可用于小麦防倒伏。用于葡萄、 柑橘、桃、梨、枣、苹果树,防止新梢过长,提高钙离子浓度;用于番茄、瓜类和豆类可提高产量,提早成熟。
四、缩节胺的作用效果:
缩节胺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,缩节胺可用于多种作物,发挥多种功效,能促进植物发育、提前开花、防止脱落、增加产量,能增强叶绿素合成,抑制主茎和果枝伸长。根据用量和植物不同生长期喷洒,可调节植物生长,使植株坚实抗倒伏,改进色泽,增加产量。缩节胺是一种似与赤霉素拮抗的植物生长调节素,用于棉花等植物上。 缩节胺在棉花上使用较广,缩节胺可有效地防止棉花疯长,控制株型紧凑,减少落铃,促进成熟,使棉花增产。缩节胺能促进根系发育;叶色发绿;变厚防止徒长;抗倒伏;提高成铃率;增加霜前花;并使棉花品级提高;同时,缩节胺能使株型紧凑;赘芽大大减少,节省整枝用工。
缩节胺对棉花主要功能在于抑制棉竹主茎的生长,缩节胺不仅对棉花的高度有抑制作用,而且还对棉株果枝反的横向生长也有抑制作用。减少蕾铃脱落,缩节胺能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,增加植株抗逆性。缩节胺主要作用于抑制棉花徒长,防止蕾铃脱落,也可用于小麦防倒伏。用于葡萄柑橘、桃、梨、枣、苹果树防止新梢过长,提高钙离子浓度;用于番茄、瓜类和豆类可提高产量,提早成熟。
此外,缩节胺用于冬小麦可防止倒伏;缩节胺用于苹果可增加钙离子吸收,减少苦陷病;缩节胺用于柑桔可增加糖度;缩节胺用于观赏植物可抑制植株徒长,使植株坚实,抗倒伏和改进色泽;缩节胺用于番茄、瓜类和豆类可提高产量,提早成熟。
缩节胺的使用:
棉花: 原药(含量97%)用法与用量:
1、浸种:一般以每公斤棉种用1克,加水8公斤,浸种约24小时,捞出晾至种皮发白播种。入无浸种经验,建议在苗期(2—3叶期)亩用0。1—0。3克,兑水15—20公斤喷洒。
作用:提高种子活力,抑制下胚伸长,促进状苗稳长,提高抗逆性,防止高脚苗。
2、蕾期:每亩用0。5—1克,兑水25—30公斤喷洒。
作用:保根壮苗,定向整型,增强抗旱、涝能力。
3、初花期:每亩2—3克,兑水30—40公斤喷洒。
作用:抑制棉株旺长,塑造理想株型,优化冠层结构,推迟封行增结优质铃数,简化中期整枝。
4、盛花期:每亩用3—4克,兑水40—50公斤喷洒。
作用:抑制后期无效枝蕾和赘牙生长,防贪青迟熟,增接早秋桃、增加铃重。
小麦水稻辣椒马铃薯等作物每亩地用量均不得高于五克,以防出现药害!
(1)施用缩节胺要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而定,对土壤肥力条件差、水源不足、长势差的地块,要加强田间肥水管理,防止干旱或缺肥。对易早衰的作物品种,应在生长后期喷洒尿素进行根外追肥。缩节胺在水肥条件好,棉花徒长严重的地块使用时增产效果明显。
(2)使用缩节胺应遵守一般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,避免吸入药雾和长时间与皮肤眼睛接触。
(3)缩节胺易潮解,要严防受潮。潮解后可在100℃左右温度下烘干。缩节胺虽毒性低,但贮存时还需妥善保管,勿使人、畜误食。不要与食物、饲料、种子混放。
(4)缩节胺要严格掌握使用剂量和施药过迟引起药害。由缩节胺引起的药害,可喷洒赤霉素或芸苔素内酯来减轻药害程度。
联系人:郭经理
电话: 0371-86010508 13733821262
办公地址:郑州金水区三全路99号 生产地址:河南温县产业集聚区
